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瓜田李下的问题,以及和如何辩证的理解“瓜田李下”这个成语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意思是经过瓜田时弯腰提鞋,经过李子树下时抬手扶帽,容易被人怀疑是偷瓜、偷李子。
比喻容易招致嫌疑的场合或举动。
例句:这事本与我无关,只因瓜田李下,招惹了许多闲言闲语。
瓜田李下出自古乐府《君子行》,意思是不要做那些容易误会的事情,也正应了那句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原句为“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原句意思为作为一个君子,要把可能遇到的坏事想在前面,在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免招惹无端的怀疑。
“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和方法。
字面意思:君子要远离危险的地方。这包括两方面:一是防患于未然,预先觉察潜在的危险,并采取防范措施;二是一旦发现自己处于危险境地,要及时离开。
瓜田李下的下一句是“瓜田自若”,这句话的意思是,瓜田李下在知道谣言都是假的以后,依然保持自己的坚定,瓜田依旧“自若”,没有受外界的谣言所影响,依然坚持自己的判断。这既是对外界的质疑和诋毁的自信,也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瓜田李下”是一个成语,出自汉·刘向的《列女传》:”经瓜田不蹑履,过李园不正冠。”
这实际上是古人倡导的,一种“主动避嫌”的处世哲学。特别是在有“原心定罪”之说的古代。如果你不是想偷瓜,怎会在瓜田蹲下身子(提鞋),如果你不是想摘李子,又怎会在李树下举高双手(理帽)。在这种“动机”之说下,“瓜田李下”之人,很容易会被屈打成招,坐实罪名。
在今日之司法体系中,讲求完整证据链。即使你真有偷瓜之心、窃李之意,只要没有实施或没有证据,也不会被定罪。但不会定罪不等于没有麻烦,在当下的国人中,对“动机”两字,还是比较敏感和乐道的。
因此,主动避嫌,如何避免将自己处于“瓜田李下”,在今日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举个例: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评奖,雷达、李敬泽、何建明和洪治纲等作家既担任评委,又同时成为获奖者。这种行为,即使他们的作品足够优秀,理应获奖。但也必然会将自己置于“瓜田李下”,引发出极大的争议。
我们也经常可以看见,在网络发酵的一些事件中,往往因为找同系统或关联机构作举证或鉴定,而备受网民指责。
故“主动避嫌”对一些拥有话语权的人和单位犹显重要。也只有主动避嫌,才可以不被质疑,不会导致“瓜田李下”的被动局面。
关于本次瓜田李下和如何辩证的理解“瓜田李下”这个成语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