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克下载站:安全、高速、放心的专业下载站!

爱克资讯|软件分类|下载排行|最近更新

当前位置:首页游戏攻略游戏问答 → 女王的狗奴

女王的狗奴

时间:2023-09-24 02:01:39人气:作者:本站作者我要评论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女王的狗奴和遣唐使是如何从兴盛走向废止的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女王的狗奴以及遣唐使是如何从兴盛走向废止的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遣唐使是如何从兴盛走向废止的
  2. 为什么有人会主张不吃狗肉,而且还要禁止他人吃狗肉
  3. 历史上三大特务机构,唐朝女皇武则天的内卫,明朝锦衣卫清血滴子如何排名
  4. 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遣唐使是如何从兴盛走向废止的

秦皇汉武文治武功——一统华夏、开疆拓土,彪炳千古。遗憾的是当大汉王朝的落日西沉后中华民族随即陷入了魏晋南北朝三百余年的大分裂大动荡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五胡乱华和两脚羊的人间惨剧。公元589年隋文帝杨坚灭南陈,终结了持续三百余年的大分裂大动荡。

如果说秦汉时期是中华大一统帝国的起源诞生,那么隋唐时期就是中华大一统帝国的重建——在经历持续三百余年的大分裂大动荡后江山重归一统。巧的是开启中华大一统帝国重建历史的隋朝和缔造中华大一统帝国的秦朝一样二世而亡,然而就是这个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为后世留下了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留下了大运河,这些遗产对之后的李唐王朝产生了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

李唐开国之初就经历了玄武门之变——太宗李世民杀死兄长李建成、弟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让位于自己。然而就在他即位刚十二天的时候东突厥十万大军由颉利可汗亲率一直进击到大唐王朝的都城长安城下饮马渭水。这时的李世民选择了忍辱负重——拿出国库所有积蓄贿赂颉利可汗,与此同时自己亲赴突厥大营求和,然而即使在此时他也依然坚持绝不放弃长安城。尽管是前来求和,但当他单枪匹马步入突厥营帐和颉利面对面谈判时颉利被震慑住了,不久突厥退兵,但这件事被李世民和他的臣民视为国耻牢牢铭记。

仅仅只过去了三年李唐王朝就联合反对颉利可汗的各部族向其发起全面的战略报复:唐军深入突厥腹地俘虏颉利可汗灭东突厥。自此大量突厥人开始自动内附,突厥血统从此逐渐融合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血脉之中。盛唐时期五品以上的突厥籍武官多达一百多人,几乎占到五品以上武官的一半。公元630年东北和西域各部族纷纷要求内属大唐王朝,各族首领齐聚长安,共同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也是在这一年孤悬海外的倭国向大唐帝国派遣了第一批遣唐使,在此前他们已派出三次遣隋使。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264年的时间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公元630年舒明天皇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此前日本已先后派出过三次遣隋使,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公元630年舒明天皇派出了第一次遣唐使,此前日本已先后派出过三次遣隋使,从630-895年的二百六十多年间奈良时代和平安时代的日本朝廷一共任命了十九次遣唐使,其中任命后因故中止者三次,实际成行的十六次。但有一次仅抵朝鲜半岛的百济国,有两次是作为送回唐朝专使的“送唐客使”,另有一次是因入唐日使久客未归而特派使团前往迎接的“迎入唐使”。因此实际上名副其实的遣唐使是十二次。延续二百余年的遣唐使在不同时期组织、规模、交通路线都有很大变化,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时期是舒明天皇时期(公元629——641年)到齐明女皇时期(公元655——661年),约30年的时间,第一、二、三、四次的遣唐使的派遣都属于这个阶段:

第一次:大使:犬上三田耜副使:药师:惠日来华时间:630年8月(舒明天皇二年八月)回日时间:632年8月(舒明天皇四年八月)

第二次:大使:吉士长丹、高田根麻吕来华时间:653年2月(孝德天皇白雉四年五月)回日时间:654年7月(孝德天皇白雉五年七月)

第三次:押使:高向玄理大使:阿边麻吕副使:药师:惠日来华时间:654年2月(孝德天皇白雉四年二月)回日时间:655年8月(齐明女皇元年八月)

第四次:大使:坂合部石布副使:津守吉祥来华时间:659年7月(齐明女皇五年七月)回日时间:661年5月(齐明女皇七年五月)

这一时期的遣唐使团的特点是:规模小(最多两只船)、人数少(不超过250人)、组织不严密各色人等配备不整齐,一般沿着朝鲜半岛、辽东半岛航行,然后横渡渤海湾口,到山东半岛登陆,在经陆路前往长安。

第二时期是天智天皇时期(662——671年)的两次遣唐使即:第五、六次:

第五次:大使:守大石副使:坂合部石积来华时间:665年12月(天智天皇四年十二月)回日时间:667年11月(天智天皇六年十一月)

第六次:大使:河内鲸来华时间:669年(天智天皇八年)回日时间:北路?670年(天智天皇年九年)遣使‘贺平高丽’。

这两次规模和航线与第一期差不多,但其政治意义十分突出,不同于一般遣唐使活动。因663年,唐、日在朝鲜进行了白江口之战,日本失败,撤回军队,并深恐唐军乘胜进攻本土。次年唐朝的使者郭务悰、刘德高相继来日,故而第五次遣唐使大概是为了送刘德高而派遣的。第六次遣唐使也是为了修补白江口之战造成的唐日关系裂痕而派出的。

这两次遣唐使除了显示实力外最主要是震慑,而且当时的日本政局并不稳定,从661年7月齐明女皇病逝到668年1月3号中大兄皇子即位,这几年中日本‘群龙无首’,中大兄皇子以皇太子‘称制’的方式处理朝政。日本吃了败仗后深恐唐军乘胜进攻本土,而唐朝为了震慑日本,才继派出使者郭务悰、刘德高来日。有些希望这次‘遣唐使船’走这条路线。

第三时期从文武天皇时期(697——707年)至孝谦女皇时期(749——758年),约五十年间的四次遣唐使是遣唐使的最盛时期。这四次遣唐使,即:第七、八、九、十次。

第七次:执节使:粟田真人大使:坂合部大分副使:巨势邑治来华时间:702年6月(文武天皇大宝二年六月)回日时间:704年7月(文武天皇庆云元年七月)

第八次:押使:多治比县守大使:大伴山守副使:藤原马养来华时间:717年3月(元正女皇养老元年三月)回日时间:718年10月(元正女皇养老二年十月)

第九次:大使:多治比广成副使:中臣名代来华时间:733年4月(圣武天皇天平五年四月)回日时间:734年11月(圣武天皇天平六年十一月、八年七月)

第十次:大使:藤原清河副使:大伴古麻吕副使:吉备真备来华时间:752年(孝谦女皇天平胜宝四年润三月)回日时间:753年12月(孝谦女皇天平胜宝五年十二月、六年正月、四月)

这两期的特点是规模大,航线也和上期不同。

第四时期从光仁天皇时期(770——780年),到仁明天皇时期(834——850年),约六十年,派出三次遣唐使,即第十一、十二、十三次:

第十一次:大使:佐伯今毛人副使:小野石根、大神末足来华时间:777年6月(光仁天皇宝龟八年六月)回日时间:778年10月、11月(光仁天皇宝龟九年十月、十一月)

第十二次:大使:藤原葛野麻吕副使:石川道益来华时间:804年(桓武天皇延历二十三年)回日时间:805年6月(桓武天皇延历二十四年六月)

第十三次:大使:藤原常嗣副使:小野篁来华时间:838年(仁明天皇承和五年)回日时间:839年8月、10月,840年4月、6月(仁明天皇承和六年十月、七年四月、六月)

这一时期的遣唐使在外观规模组织上不弱于第三期,甚至有所超过,但在精神上已是强弩之末。此时唐朝正是安史之乱之后,内有藩镇割据、宦官擅权、朋党之争,外有回纥、吐蕃等的入侵,国势江河日下,文风逐渐衰颓,而日本则是凡可汲取和借鉴的已大体输入完毕,贵族们也丧失了出没波涛追求唐文化的热情和锐气,而且遣唐使的派遣需要大批经费,日本政府也深感财政日益无力支付,故于894年做出了停派遣唐使的决定。

遣唐使之所以被废止主要基于以下原因:首先以当时日本的航海技术而言要跨越中日之间的东海海域其实是需要历经千辛万苦的,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冒着性命之危的,遣唐使团之所以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就是为了学习大唐的先进文明,然而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出现了藩镇割据的现象——一方面日本觉得大唐文明已然式微;另一方面各地的割据藩镇阻断交通进一步增加了日本使团赴唐的难度;另外经过二百多年的吸引移植唐代文化,日本已基本完成改革,并在此基础上开始萌生具有日本特色的国风文化,因此对中国文化学习的需求已不那么迫切。而且每次遣唐使耗费巨大,加上路程艰辛,也令使臣视为畏途。而唐朝赴日贸易也不断增加,也弥补过去靠遣唐使解决对唐货的需求。因公元894年宇多天皇接受了已任命而未出发的第十九次遣唐大使的奏请,于次年正式宣布停派遣唐使。

遣唐使的废止意味着中日官方外交关系至此暂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中日之间的民间贸易:唐朝的商人、僧侣赴日者不断增加,日本人来华也日益普遍。甚至在唐朝灭亡后日本依然和割据江南的吴越国保持着较为频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北宋开国结束五代十国乱世后日本僧人奝然来华,受到比遣唐使更高的礼遇。《宋史》云:“太宗召见奝然,存抚之甚,厚赐紫衣。于太平兴国寺,上闻其国王一姓传继,臣下皆世官。因叹息谓宰相曰:“此岛夷耳,乃世祚遐久,其臣亦继袭不绝,此盖古之道也。中国自唐季之乱,宇县分裂,梁、周五代享历尤促,大臣世胄,鲜能嗣续。朕虽德惭往圣,常夙夜寅畏,讲求治本,不敢暇逸。建无穷之业,垂可久之范,亦以为子孙之计,使大臣之后世袭禄位,此朕之心焉。”

公元663年中日之间爆发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战争冲突——白江口之战,在这场中日千年首战中唐军几乎全歼了四倍于己的日军。白江口之战后遣唐使的频率、规模和影响力甚至更胜战前:第七至第十次遣唐使(669~733年)的遣唐使规模一般为四条船、五六百人,这一数据大约是战前的两三倍。在两国的使者队伍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唐日“混血儿”:在两百多年的交往中日本人在唐结婚生子和唐人在日本结婚生子的现象并不是什么稀奇之事——公元734年作为第十次遣唐使的护送使前往日本的唐朝音乐家袁晋卿、皇甫东朝及其女儿皇甫升女后来都留居日本,他们的“混血”后代一直热衷传播大唐文化。公元717年(开元五年)日本第九批遣唐使入唐,日后成为李白好友的晁衡(当时还叫日语名字阿倍仲麻吕)就在这批遣唐使中。天宝十二年(753)十一月十五日鉴真大师在经历五次东渡失败的经历后率弟子40余人从扬州(今瓜洲镇入江口处)出发第六次启程渡海,同年在日本萨秋妻屋浦(今九州南部鹿儿岛大字秋月浦)登岸,经太宰府、大阪等地,于次年入日本首都平城京(今日本奈良),受到日本朝野僧俗的盛大欢迎。此时鉴真大师已然双目失明,可还是经过不懈努力开创了日本佛教的南山律宗。第九批遣唐使归国后的718年(日本养老二年)大和朝廷进一步完善旧律令,形成《养老律令》。如果非要说历史上曾存在过中日友好的时期,恐怕就该算是这一时期了——这一时期大唐帝国开疆拓土国力鼎盛,日本放下一切架子虚心学习——这倒是应了那句老话“中国强,日本为臣妾;中国弱,日本为寇盗”。公元894年日本单方面结束派遣遣唐使,至此这段中日历史上真正的友好时期结束,之后这个民族开始逐渐走向狂热好战的道路。

公元894年是中日关系史乃至整个东亚朝贡册封体系的转折之年——这年八月日本朝廷任命菅原道真为遣唐大使,准备组织第20次遣唐使。然而这支使团尚未出发就半途而废,紧接着日本朝廷更是宣布从此终止近三百年来一直延续的向中华隋唐帝国派遣朝贡使节的既定国策。要说清日本停止遣唐使的原因就得先了解日本当初派遣使节的原因。

纵观两千余年的中日关系史中日本遣使来华无非两个目的:其一中华帝国的强大令日本感觉到威胁时日本就会主动遣使来华;其二借中华帝国之威名压服周边的新罗、百济等国以及日本国内不服朝廷管束的部族。日本最早通使中国是在汉光武帝时期——当时日本列岛上的倭奴国和邻国狗奴国爆发冲突,于是想借汉帝国的名号压狗奴国一头。倭国对汉帝国的朝贡因黄巾起义而中断,曹魏建国后日本列岛上的邪马台国女王卑弥呼才再次遣使朝贡并接受魏明帝册封的“亲魏倭王”称号。

在经过三国和五胡乱华的混乱时代后日本不再前来朝贡,这主要是因为这一时期的中原大地皇帝轮流做、城头变幻大王旗,没哪个政权能对日本构成威胁,另一方面日本就算想抱中原王朝的大腿以压服邻国和部族也不知道该抱谁。直到5世纪初北魏和南朝宋分别统一了北中国和南中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局部统一,于是相继有五代倭王先后遣使朝贡,而日本使团无一例外朝贡的是南朝。

隋朝完成南北统一后又用兵朝鲜半岛,这令日本感觉有必要和这个新兴的强大帝国保持良好的关系,然而圣德太子领导下的日本朝廷却向当时的隋炀帝杨广递交了一份写有“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的国书,很明显圣德太子将日本置于和大隋王朝平起平坐的地位。也是在这一时期日本朝廷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由大王改称天皇(事实上在此之前的日本历代天皇都是后世追封),这在当时可是了不得的事——按东亚传统的以中国为核心的朝贡体系:只有中国天子才可以自称皇帝,周边藩属国只能称王,而不能称皇称帝,由大王改称天皇标志着日本实际自此时起就以游离于以中国为核心的朝贡体系之外了。

大唐帝国取代隋王朝后日本持续派出遣唐使,不断学习先进的大唐文明。尤其是在白江口之战被只有自己四分之一兵力的唐军所败后日本连续派出第五次和第六次遣唐使,其实这两次遣唐使的主要目的就两点:其一因为白江口战败而向大唐请降;其二打探唐朝的动静虚实以证实唐朝是否会乘胜进攻日本本土。当日本知道唐朝并无远征日本之意后就开启了进一步全面效法大唐文明的改革,恰恰因为白江口之败反而令日本更加谦虚地学习大唐文明。与此同时国力蒸蒸日上的大唐帝国也希望打造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所以要求日本必须每15~20年左右遣使来唐一次。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乱持续了8年,本来在此期间日本应该按和大唐的约定派出一次遣唐使,可日本的小算盘是:日后中原大地究竟姓李或是姓安都是未知数,自己这时遣使万一拜错了庙门......于是日本在外交和军事上开始了新动作:早在713年唐朝在东北地区设立渤海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和大唐其他羁縻州府一样是册封当地部族首领而实现羁縻统治的,实际上渤海都督府同时又是接受大唐册封的渤海郡国,这是一个具有半独立性的国中之国。渤海郡国从727年起曾多次遣使日本,日本一开始的应对比较冷淡,安史之乱后日本开始积极和渤海展开互动外交:759年日本甚至计划与渤海南北夹击新罗。不过日本在国书中以上国自居,称渤海为孤悬海外的弹丸小国——日本天皇应该是把地图拿倒了:究竟谁孤悬海外呀?

862年日本真如亲王随唐朝商人张支信的商船来唐并到达长安。按大约20年左右朝贡大唐一次的惯例而言:此时的日本也到了该遣使入贡之时了,唐朝方面就真如亲王一行当成是日本朝廷官方委派的朝贡使节。然而这次日本玩了一个小花招:这次日本并未以官方名义派出正式使团,而是由真如亲王带着自己的随从乘坐唐朝来日贸易的商船前往大唐,可真如亲王毕竟是日本皇族,因此也可以将真如亲王之行视为朝贡。日本方面之所以安排这样一次暧昧不清的派遣可谓一石二鸟:对唐朝方面将其解释为朝贡以搪塞唐朝;留下转圜的余地——在适当的时机拒不承认这是一次朝贡行为,以满足日本日益膨胀的民族自信。

唐朝方面并不了解日本这些小心思,在唐朝方面的逻辑认识中这就是一次朝贡行为,那么按惯例到880年前后就该准备新的遣唐使派遣工作了,但876年前后唐朝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起义波及大半个中国,到880年前后东都洛阳和西都长安都成了战场,一向善于投机取巧的日本像安史之乱时一样选择暂时观望。与此同时日本国内打算和东亚传统的以中国为核心的朝贡册封体系彻底决裂的意向也越来越清晰,于是自真如亲王来唐后三十年左右大唐朝廷与州府再没见日本使节来华“朝贡”,唐朝廷和管理相关事务的地方官不是傻子、瞎子,自然注意到了这点,但因忙于镇压国内的农民起义而无暇顾及此事。

大约在892~894年随着起义的日渐平息时任温州刺史的朱褒派人送信到日本要求日方遣使朝贡。在接连遭受安史之乱和农民起义的打击后唐朝出现了严重的藩镇割据现象:朱诞、朱褒兄弟利用这样的时机割据温州,成为一方土皇帝。长期割据温州的朱氏家族对朝廷有很大的建议权和影响力,朱褒之所以会关注中日交通这一问题原因主要有二:其一营造敦促外国来朝的盛景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威望;其二朱褒治下的温州是唐日贸易的重要港口,而口岸贸易抽解所得是州府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

尽管此时的大唐王朝已然行将就木,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打日本还是不成问题的。虽然朱褒不是唐朝皇帝,但毕竟也是一方实力派,是能对大唐朝廷施加影响的,这令日本方面不敢轻视朱褒的来信。所以收到朱褒来信的日本朝廷当即决定组织第20次遣唐使,然而被任命为遣唐大使的菅原道真却明确加以反对。菅原道真的反对理由是大唐凋敝——这其实是菅原道真冠冕堂皇用来反对出使的理由,其实他还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随着大唐帝国的凋敝,对遣唐使的招待也大不如前,自己冒着生命危险跨洋越海,结果却一无所获,这样的傻事怎能干?最奇葩的是菅原道真在给天皇的回复中居然特意写道:国之大事不独为身——此乃为国家大事考虑,不只是为了我菅原道真个人的身家性命,这倒真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

菅原道真的反对固然有他自己的小算盘,不过日本朝廷最终采纳他的意见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随着大唐帝国的日渐凋敝,日本自觉可以向大唐学习的地方越来越少。而两国之间发达的民间贸易完全能满足日本对“唐物”的需求,已不再需要通过朝贡贸易来获得。与此同时原本就对以中国为核心的朝贡册封体系始终没打心里认同的日本在经过长期效法大唐的改革后民族自尊心乃至自大心理日益膨胀——894年前后正是日本由全面效法大唐文明的唐风文化向将大唐文明本土化的国风文化转型时期,这时的日本具有越来越强的本位意识,于是决心脱离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传统的朝贡册封体系。

为什么有人会主张不吃狗肉,而且还要禁止他人吃狗肉

受西方和平演变思想蛊惑,缺乏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狗肉我们吃了几千年,狗文化比任何一个国家深,但愿爱狗人士醒误,不人云亦云。

历史上三大特务机构,唐朝女皇武则天的内卫,明朝锦衣卫清血滴子如何排名

根据三个朝代"特务"组织的规模、职责、历史上的表现,兹排名如下:

3.题主所言武则天"内卫",因为名声、地位、规模、作用最小,所以叨陪未座。

2.满清所谓"血滴子",传说中诛杀手段过于残忍而且隐蔽,考虑到规模不大,故排名第二。

1.明朝的锦衣卫,后代的专家学者面对浩瀚《明史》,感叹的说:"明之亡于厂卫之亡"。(厂卫就是锦衣卫)言辞如此凝重;明朝的特务组织毫无争议的"荣登榜首"!

大胆排名了,现在小心求证。A.武则天的所谓"内卫"。

实话实说,当武则天称帝后,李唐子孙对她恨之入骨,朝野上下,七拱八跷。而武氏子侄,也并不是全部死贴武周大帝。

因为武周的父亲有二个婆娘,只会生女儿的扬氏是武周大帝的母亲(填房)。

两个哥老倌因为家庭遗产问题,对武则天母女是非打即骂。但是,武则天必须依靠武氏族人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武承??是武元爽的儿子。咸亨五年(公元674)一纸调令由长安八百里加快;紧急送往蛮荒之地海南岛一一武承??随同父亲武元爽流放之地。父亲死了,武承??在海南岛过着"星期五"似的生活。

武承??召回京城担任官职。这是武家的护家恶犬,另外找到二个恶吏来俊臣和周兴作帮手。

他们动用的专业部队就是:

1.羽林军。2.虎贲卫。3.千牛卫。4.豹滔卫。

羽林军负责保卫皇城(京城安全)。

2~4三个卫队保卫皇宫安全。

上述四支部队统称"内卫"。这是为了查处违反巜唐律》的贪官污吏和不合上意的各色人等。

其中的"千牛卫"并不是"牵牛花"哈,而是成员所执用刀可以杀掉千只牛而无损伤。这是紧贴皇帝或者特定人员的警卫。

这四支内务部队的总头目武承??的终极目标就是他说的:"去唐家子孙"。

于是著名的越王李贞、韩王李元嘉、鲁王李元夔等亲王全部被内务部队"轻轻的挥一挥衣袖,不留任何痕迹"!

武元??就是想当皇太子。

关键时刻狄仁杰的话点醒了武周大帝,他说:"自古以来,只有儿子将父母供奉在太庙祭祀的,从无侄子将姑姑供奉着的"。

一语惊醒梦中人!武元??白忙了!

B:雍乾时候的"血滳子"。

雍正皇帝即位开始就是进一步加强皇权。这是雍正皇帝为巩固封建统治作的最后努力。

文的方面加强"密奏"措施,鼓励"上疏告密"。

以整顿吏治为切入点,清理国库亏空的来龙去脉。

雍正登基的经历告诉他,不轻易相信任何人。要把权力紧握在自己手中。

虽然这些措施于国于民都善莫大焉,但是,也激起很大的各种矛盾。而据巜清宫秘史》的只言片语搜寻得知,以雍王府为大本营的秘密组织,在执行任务时,都釆用了"血滴子"这种杀人暗器。

当然,近年出现了许多关于"血滳子"的影视片,大家也有所了解。

但是,我年轻时得到一本"秘籍",专为血滳子而著。与现在的电视剧大相径庭。

其实血滳子是一个犹如现在的50Kg大米口袋,用牛羊皮做成皮饟,里面装有两把锋利无比的尖刀,皮袋上有一根束带,面对目标,撤网一样抛出套住目标头部,一拉紧束绳,两把尖刀呈剪刀状;瞬间被皮口袋套头后,刚要骂一声"大胆奴才,"头颈两边感觉一股凉意,嗡嗡作响的耳边传来"喀察一声闷响,首级马上落入袋中,大脑还有一丝意识:"哪个狗奴才敢让我的脑壳飞一会儿?"一声"卖小鸡啦"(撤退暗号)从屋顶传来,大内高手提起口袋马上消失在胡同口,而尸首倒在地上,鲜血箭标而出?

京城屡见无头尸首,于是茶楼酒肆,无不闻之变色,禁如寒蝉。这就是我所知道的血滳子真相,电视中的血滳子纯属骚编。

C:锦衣卫

锦衣卫虽然是朱元璋所设,但是,这种特务性质机构的雏形却缘于魏晋时期曹操设置的"校事"、"典校"等相关机构确定了特务机构的合法性,南北朝的"侯官",武则天的"酷吏政治"等都是锦衣卫的前身。

而在明代则集其大成,最终确定为官职。拥有自己的办事机构和军事力量。

锦衣卫的大哥称为指挥使,一般由皇帝亲信担任,其职责是"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

于是锦衣卫有两大任务

1.一部分与传统意义的禁卫军作用相当,称为"大汉将军",主要负责皇帝的出行及安全,传递圣上命令及掌廷杖等工作。

廷杖就是把贪官污吏的裤儿衣服一脱,拉到午门就是一顿乱棒,当然,廷杖的名堂多,水太深,今天略过不提。

2.另一部分就是专门堵口子,负责检查、逮捕、审讯、判案的南北镇抚司及负责文书

制作、送达。

为了加强监督朝中大臣的违法行为,朱元璋赋予锦衣卫特权,让其掌握刑狱大权。而传统的司法部门则被锦衣卫压制,如大理寺。

内设的北镇府司相当于情报局。负责监控官员和王室成员,并可以逮捕审讯。

内设的南镇府司类似军事法庭,主要针对军队人员的罪行并进行情报和战斗工具的研发。它负责的是卫、所部队。

5000人的正规军为一卫,卫下设千户所和百户所。卫的军事长官称"大汉将军"。

洪武年的几个大案的制造与锦衣卫密不可分。庞大数目的无辜者葬送在锦衣卫手里,受到各种酷刑。

武则天的"酷吏政治"因为武则天去世而废止,锦衣卫制度却贯穿整个明代二三百年。

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在绵延流长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虽然有过矛盾和冲突,但总体上还是积极友好的时期更多一些。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最开放的朝代,也是中日交流史中最为密切的一段时期。于是,“遣唐使”就成为了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了两国文化的重要承载者。

从公元7世纪初开始,截止9世纪末结束,日本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派出了19批遣唐使。其中,只有13批成功抵达了中国,其余6批皆因为种种原因而中断。

通常情况,每批遣唐使团都有大使、副使、判官和录事等官员,另有船师、水手、翻译﹑阴阳、画师、乐师、工匠和武士等各类人员。此外,还有若干的留学生和留学僧也一并随行。可以说,遣唐使团中囊括了种类齐全的外交、军事、科技、宗教、工艺、音乐、美术和航海等各行各业。

为了更加深入和透彻的了解遣唐使,笔者认真翻阅了许多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根据日本学者藤家礼之助在《中日交流两千年》记载,遣唐使可以分为初期、盛期和末期这三个阶段。

为了防止原文抄袭,文史不假在下载于网络的图片中附加水印也是实属无奈,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同时声明,本人的所有原创文章或者问答只发表于“百家号”和“头条号”,其余再无分店。

众所周知,日本是在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形成的火山岩岛国,国内的土地非常贫瘠,而且资源异常匮乏。受此影响,列岛之间彼此隔绝,加之每个区域的生产力水平也相差无几,谁也没有更多粮食去供养更多兵力,造成了各自割据和长期分裂。

在中国的秦始皇时期,徐福奉命出海东渡去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结果却一去不返。后世大概率推断,徐福最终抵达了日本并且开始在此生存繁衍,甚至有人认为他就是日本的第一代神武天皇。

徐福东渡以后,日本逐渐开化,不断接受和吸纳博大的华夏文明,不断向天朝大国进行学习和效仿。其中,受此影响最大的九州地区率先崛起,通过掌握水稻的种植技术而使得粮食产量大幅增长。

随着九州地区的部族日益壮大,逐渐拉开了与关东、四国和关西等地的优势,逐渐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态势。不过,由于九州部族缺乏野心,并没有利用这些优势去统一日本各岛,反而任由本州岛中部的大和国做大做强。

在公元4世纪,大和国经过长期的战争和攻伐终于统一了日本,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政权。据《宋书·夷蛮传》记载:

大和国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

当时,中国正处于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内乱而无暇顾及周边局势。受此影响,刚吃上几天饱饭的日本竟然打起了朝鲜的歪主意,不断扩张自己在朝鲜半岛的势力,暴露了自己的侵略本性。

581年,北周的静帝被迫禅位于丞相杨坚,标志着北周就此覆亡,标志着隋朝就此建立。几年后,隋高祖杨坚派兵南下消灭了陈朝,彻底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

眼见中国再一次实现了大一统,依然还赖在朝鲜半岛的日本坐不住了,于是派遣使者前往隋朝去递交国书。据《隋书·倭国传》记载:

大业三年,多利思北孤遣使朝贡。

不过,日本在递交的国书中竟然妄自称大,不仅没有称臣,反而还自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此举,引起了隋炀帝的强烈不满,准备采取强硬措施去打压日本,可还没有真正付诸实施就灭亡了。

617年,唐国公李渊从晋阳起兵,次年就在长安登基称帝建立了唐朝。玄武门之变中,秦王李世民斩杀太子李建成,不久后迫使高祖退位让贤。

唐太宗登基后,通过一系列的大有为之政恢复国力。贞观四年,出兵平定了突厥之乱;贞观十三年,出兵剿灭了高昌与吐谷浑;贞观十九年,出兵高句丽并且灭苏延陀。

三次大规模的对外用兵,唐朝的国力已经达到了鼎盛。自然而然,唐太宗李世民被各国尊奉为“天可汗”,俨然成为了当时的天下共主。

为了构建新型的国际关系,为了彰显大唐帝国的富强开明,唐太宗开始积极转变自己的对外政策。受此影响,除了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外,日本列岛也被纳入了视线范围。

在这段时期,日本看待唐朝的态度是极其矛盾的,也是极为复杂的。一方面,他们担心自己在朝鲜半岛的扩张会引起唐帝国敌视,两国之间必有一战;另一方面,他们深知自己的国力和军力都远不是大唐的对手。

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当时的舒明天皇最终决定向唐帝国妥协求和,也像其他国家一样向唐朝遣使学习。从此以后,真正意义上的“遣唐使”出现了。

630年,日本第一次向唐朝派出了遣唐使,主要目的有两个方面。第一,增进与唐朝上层统治者的关系;第二,学习唐朝的律法、礼法和佛法。

这批遣唐使返回日本后,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大化革新运动”,加速了日本的政治和经济发展。由于收获颇丰,舒明天皇深感此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久后又派出了第二批遣唐使。

此次遣唐使的规模和影响更大,覆盖面也更大,基本包括了政治领域、军事领域、经济领域、航海领域、农业领域和文化领域。其中,有一个名叫阿倍仲麻吕的非常著名,不仅与大诗人李白、王维等人交往莫逆,而且还担任过唐朝的官职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

此后,舒明天皇又派出了第三批遣唐使和第四批遣唐使,继续拜中国为师。由于日本国力有限,这两批的遣唐使在规模上大幅缩减,只是弥补了前两批遣唐使的一些不足罢了。

舒明天皇过世后,朝局一度陷入了混乱,导致皇后掌权并且成为了日本历史上第二位女天皇,史称“皇极天皇”。这位六十多岁的老太太不知从哪儿来的迷之自信,竟然觉得大唐帝国软弱可欺,不仅在朝鲜半岛不知退让,甚至还拼凑了数万兵力“御驾亲征”。

面对日本的得寸进尺,唐高宗也没有客气,立即调动小股兵力出兵朝鲜半岛打响了白江口之战。在这场战役中,唐军几乎全歼了四倍于己的日军,彻底展现了自己的超强的军事实力。据高丽史官金富轼编撰的《三国史记》记载:

倭国船兵来助百济,倭船千艘停在白沙。百济精骑,岸上守船。新罗骁骑,为汉前锋,先破岸阵。唐军左右夹船绕战,巧施包抄合击之术,致日军赴水溺死者众,舻舳不得回旋。

对于此次战役,《旧唐书·刘仁轨传》也有相关的记载:

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战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

此役过后,日军派往百济增援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百济政权也宣告终结,存在七百余年的高句丽政权也随之消亡。于是,大唐帝国重新确立了自己在朝鲜半岛的宗主国地位,同时还称霸了整个亚洲。

当朝鲜半岛战败的消息传回到国内后,日本朝野上下都被吓得够呛,生怕唐军会一鼓作气荡平列岛。之后,曾经一手推动日本进行大化革新的中大兄皇子正式登基,成为了日本的新一代天皇,史称为天智天皇。

新登基的天智天皇虽然不愿意臣服于中国,但实力决定一切的道理却很明白。于是,他不得不重新审时度势,放低姿态向唐朝派遣了第五批遣唐使。

为了继续缓和与唐朝的关系,天智天皇又在几年后派出了第六批遣唐使。和上次一样,这批遣唐使的主张目的也是为了修补白江口之战后的两国关系。

连续派出第五批和第六批遣唐使后,日本终于确信唐军不会主动进攻自己,这次算是放下了心。从此以后,日本开始潜心、诚恳、全面的效法大唐帝国的方方面面。

或许,日本就是这样的国家,他崇尚强者,崇尚武力,对打败自己的国家非但不会记恨,而且还表现得无比钦佩。白江口之败后崇拜中国,二战之败后崇拜美国,都是出于这种原因。

在这种背景下,文武天皇派出了第七批遣唐使和第八批遣唐使。而且,之前每一批次的遣唐使规模都在一百人左右,船只最多也不会超过两艘,但从这次以后动辄都有四、五百人的规模。

到了第九批遣唐使时,规模竟然达到了创纪录的594人,而被我们所熟知的“鉴真东渡”就发生在这段时期。只不过,签真东渡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正大光明”。

初唐时期,唐高祖、唐太宗和唐高宗都积极推崇和扶持佛教,使其成为了对内统治和对外交往的工具。比如,玄奘西游归国后就受到了李世民的盛大欢迎,还请他在大慈恩寺和玉华宫等多处颂佛讲法。

到了武则天时期,朝廷对于佛教的支持力度更加不遗余力。除了在全国各地修建佛寺外,还在洛阳龙门以自己的面容为蓝本打造了“卢舍那大佛”,寓意为“诸恶皆除,众德悉备,净色遍照法界”。

在平定了武则天晚年的一系列乱局后,李隆基终于恢复了李唐江山,国家终于恢复了繁荣局面。此后,他对佛教采取了一种“抑而不毁”的政策,基本上属于一种“不支持和不反对”的态度。

受此影响,唐朝寺庙和僧人开始结束了之前的那种“特权岁月”,一些不纯粹的僧尼还被强行还俗。在这种背景下,唐朝廷对于鉴真和尚东渡的申请屡屡搁置,但还是没有挡住他疯狂的“偷渡”。

从742年开始,鉴真和尚连续五次“偷渡”都没有成功,甚至还导致了双目失明。到了753年时,已经66岁的鉴真和尚在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吕的劝说和帮助下,开启了自己的第六次“偷渡”,终于踏上了日本的国土鹿儿岛秋目浦。

鉴真和尚如此疯狂的六次“偷渡”,真实目的实在是难以揣测,但如果说他单单为了“文化交流”或者“弘扬佛法”的话,我坚决不信!毕竟,为了非亲非故和毫无渊源的日本,实在不值得如此这般的不要命。

最可气的是!鉴真东渡时不仅携带有佛经和佛法,更带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中华精髓。以至于,这些原本属于中国人的积淀竟然大幅促成了日本的进步,快速由奴隶社会跨越到了封建社会。

现今,日本文化中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中华文明,比如文字、音乐、美术、律法和宗教等等,都受到了遣唐使和签真东渡的直接影响。据《大和上东征传》记载:

彼国太远,性命难存,沧海淼漫,百无一至,人身难得,中国难生,进修未备,道果未到,是故众僧咸默无对而已。

当时,淳仁天皇为了安抚鉴真并且做好表面的文章,还将原皇太子道祖王的官邸赐给了他,改名为“唐招提寺”。在日本生活了十年,鉴真最终圆寂在异国他乡,真不知道他为何会对日本如此的情有独钟!

到了孝谦女皇时期,日本继续向唐朝派出了第九批遣唐使和第十批遣唐使。由于日本最迫切希望得到的律法、工艺和军事等已经斩获了不少,故而开始集中在了文学和音律等方面。

在第十批遣唐使返回日本后,唐朝护送使中的袁晋卿和皇甫东朝等人就索性留居在了日本,直到现在还有他们留下的后裔。

称德天皇亡故后,光仁天皇被藤原家族等重臣拥立为新的天皇。在他继位后,凭借积蓄的国力开始加强中央集权,开始弘扬佛教和政治。

在他推动下,第十一批遣唐使出发了。期间,唐朝刚刚平定了为祸已久的安史之乱,李氏皇族的政局也不稳定,而且内有朋党和藩镇,外有回纥和吐蕃,国力已经大不如前,早已不复往日的雄风。

到了仁明天皇时期,他派出了第十二批遣唐使和第十三批遣唐使,也成为了最后的两批。不过,随着日本的发展,随着大唐的没落,这两批遣唐使已经到了尾声,作用和影响都已经大不如前。

文德天皇即位后,日本对唐朝的崇拜也不复以往,感觉自己已经被喂饱了。同时,皇室内部也出现了严重的争权夺利,再也没有了进取之心。

在894年时,宇多天皇终于宣布将彻底终止遣唐使计划。从那时开始,日本已经决心脱离甚至推翻以中国为核心的东北亚朝贡册封体系,建立属于自己的国际体系。

实话实话,遣唐使是中日两国关系史上友好交流的一个缩影。这既为中国带来了日本的文明,更将中国的文明传回到日本,极大地促进了双方的变革和交融。

但是!“遣唐使”将主要的正面影响带给日本的同时,却将主要的负面影响留给了中国。因为,日本通过遣唐使实现了自身的发展壮大,却企图改变传统的东北亚格局和世界格局,一步一步成为了中国的“恶邻”。@文史不假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相关文章

  • 女生把筷子放屁眼里不能掉图片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女生把筷子放屁眼里不能掉图片这个问题,你在无意间知道了哪些令人目瞪口呆的秘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本文目录公司聚餐,都有哪些..
  • 女儿的朋友3中字巴巴鱼汤饭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女儿的朋友3中字巴巴鱼汤饭的一些知识点,和在医院陪床遇到的哪些奇葩人和事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

猜你喜欢

  • 404款禁用软件APP免费网站?404禁止访问解决具体步骤

    2023-09-13 /

  • 18夜里禁用B站(b站必须年满18岁才能直播吗)

    2023-09-13 /

  • 2021亚洲1卡二卡3卡四卡,2021亚洲各国人口和人口密度

    2023-09-13 /

  • 2019四虎手机新地址,以前的四虎现在叫什么

    2023-09-13 /

  • 4399好看的日本韩国电影,轻松搞笑点的也可以

    2023-09-13 /

  • 18款禁用软件app免费?怎样可以禁止下载一些软件

    2023-09-13 /

网友评论

关于优客软件园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版权声明 | 下载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19-2021 UKDOWN.COM 【优客软件园】 版权所有

声明: 爱克下载站:安全、高速、放心的专业下载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